汤天鹏委员:
您提出的《建设数字辽宁 推进振兴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打造“数字辽宁”
省委、省政府把数字辽宁建设作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0年安排部署制定《数字辽宁发展规划(1.0版)》,2021年升级为《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版)》,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科技、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据要素、开放合作和网络安全等8大领域,明确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在2021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编制印发《数字辽宁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建设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为推动我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制定印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建工作方案》《科技支撑数字辽宁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聚焦产业数字化发展重点方向组织开展了首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评选,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工业设计、智慧能源、数字政府等多个业务领域,确定东软集团等16家单位作为我省首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对接交流活动,分享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沈阳成功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新组建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4个,依托优势企业组建典型产学研联盟40个,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6项。
二、依托先进制造业集群,纵深推进“智造强省”
一是推进智能制造发展。2021年,制定出台《辽宁省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方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省智能制造就绪率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全国排名上升5位,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55.2%、73.8%,已接近全国55.3%、74.7%的平均水平。沈阳蒙牛乳业乳制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投生物能源(铁岭)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燃料乙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二是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2021年,通过各类科技项目实施,研发出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产品。重点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33个,包括鞍钢“精钢云”、航天新长征大道“长征云”等跨行业跨领域平台,禾丰食品“丰云”、紫光中德输配电等行业平台,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工业仿真云等专业型平台。沈阳安新自动化“安新云控”工业互联网平台、营口天成“智慧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工信部典型应用案例。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2021年5月13日,辽宁省大数据管理局的成立,归口管理全省数据资源,负责数据资源的挖掘、归集、管理、共享、开放,统筹数字政府建设;负责政府数字化转型,负责政务大数据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督促检查等工作;负责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负责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协调推进、督促落实数字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工作。标志着我省进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启数字化改革的新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工作要求,组建了数字辽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共有委员53人,其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门专家8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专家20人;中电科51所、中国信通院、数字中国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专家12人;华为、腾讯、东软等行业头部企业专家13人。分为标准规范和安全、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三个工作方向,作为数字辽宁建设发展的决策咨询机构,对数字辽宁建设顶层设计、政策制定、重大规划和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我省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应用,书记、省长多次做出工作部署,提出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目标,要求推进辽宁“数字蝶变”。大数据领域新、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国家层面上位法仍不完善,我省积极探索问题解决路径,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大数据发展应用营造制度保障,提升大数据发展法治化水平,有助于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当前,《辽宁省大数据条例》(草案)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二审,拟于5月提交三审。立法完成后,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做好普法工作。
四、创新典型示范,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为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围绕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数字惠民和组织保障,制定市、县两级《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印发《辽宁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评选首批5个市、8个县(市、区)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专项资金引导作用,2021年围绕智慧应急、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推进17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建设。后续将跟踪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建设情况,调度试点项目进展,加强工作指导,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样板。
五、营造数字新生态,支持数字乡村建设
编制《辽宁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辽宁省智慧农业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筹备建设省智慧农业中心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与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将农业用北斗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含渔船用)和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列入《2021至2023年辽宁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加大智能农机装备购置补贴力度。
通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数商兴农”等工程行动,鼓励发展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业态,创新发展共享农业、云农场等网络经营模式,本地电商发展迅速,淘宝、天猫、京东等大电商平台入驻辽宁,省内最大农资电商平台“万家农批”成功上线运行,日均农产品交易量达到100万斤以上。完成10场“首季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分别以凌源花卉蔬菜、西丰梅花鹿、抚顺辽五味子、宽甸石柱参、营口海蜇、彰武黑豆等本土品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等为宣推主题,覆盖全省14市及所属县区,26大区域品牌,83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布95条新浪微博,平台话题阅读量5139.5万人次,直播总观看量1675.8万人次,为打造我省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品牌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我省农产品的知名度。2021年,我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61.6亿元,同比增长14.6%,农村网店达到12.8万家,同比增长18%,带动就业20余万人。
积极鼓励各地创新运营模式,丰富益农信息社服务内容,提升为农信息服务水平。依托全省已建成的9000多家益农信息社的液晶显示大屏和益农信息网,发布各类惠农政策、市场信息、疫情防控、灾害预警等信息1600多条,点击量超过29万人次,全省益农信息社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2021年6月份,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依托全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开展农民手机应用培训技能培训周活动,通过益农信息社、手机直播、12316微信公众号,发动农民群众集中观看手机技能应用培训课程,培训覆盖农民达到30余万人次。
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具备防返贫监测、党建、社会治理、公共安全、村务办理等各项职能的信息管理平台,统筹推进全省乡村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全省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运用信息管理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来源不精准的顽疾,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更新、科学分析,依托互联网和信息化,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实现信息共享、贯通、融合,实现县、乡、村、农户四级联动。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使得助农便农措施更精准、更有成效。
六、贯彻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助力数字辽宁建设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等税收政策,对企业参与数字辽宁建设具有一定的扶持与促进作用。特别是2022年初,相继出台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中小微企业购置设备器具税前扣除、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留抵退税扩围、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六税两费”减免等创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符合参与数字辽宁建设条件的企业均可享受。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将继续通过采取加强宣传辅导、简化办税程序、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等切实有效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上述税费优惠政策。同时,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制定权限,省税务局将积极向税务总局反映,进一步加大建设数字辽宁的税收支持力度。
七、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振兴发展新动能
一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联盟体系,完善创新载体建设。围绕集成电路装备、高端电子元器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向,落实“揭榜挂帅”机制,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引导骨干企业联合优势科研单位和相关配套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面向数字产业上下游进行集成攻关。加快推进沈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组织编制试验区实施方案,以工业人工智能为特色,重点实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示范工程。持续开展“上云用数赋智”活动。组织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与中小企业开展对接活动,推动企业上云,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围绕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石化等重点行业,推进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等普及应用,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分行业挖掘应用场景资源,按照场景、车间、工厂、示范发展路径,加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开展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遴选,对标国家标准,加快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国内先进的省级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企业应用,扩大服务企业、接入工业设备数量,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建立服务提供商资源池,组织服务提供商与工业企业对接交流,找准数字化智能化痛点难点和技术需求,注重诊断结果运用,推动企业将诊断结果转化为项目,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
三是打造国家数字乡村建设样板区,实施“数商兴农”,打造农产品网络品牌,支持运营主体带动农户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形成协同高效、利益共享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支持发展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推进试点示范,开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在2021年已经启动的凌源市数字农业创新基地项目的基础上,2022年将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聚焦“互联网+”乡村振兴推介特色农产品,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方位推进“互联网+智能+农产品加工”等信息技术创新,开展农产品加工远程培训、产品质量监控等,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智能化水平。建设全省智慧农业中心,开发智慧农业应用云,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打造多领域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创建100个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提升我省现代农业数字化水平,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2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