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完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改善我省营商环境》(第1213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 编辑:辽宁省营商局管理员
  • 来源:省营商局

  李树彬代表:

  您提出的完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改善我省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围绕您的建议,结合省工信厅、商务厅等部门,及朝阳市政府的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营商《条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辽宁振兴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根本,把法治环境作为营商环境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以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来促进和保障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刀刃向内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我省营商环境呈现积极变化,沈阳、大连营商环境建设多项指标挺进全国前列,投资者信心不断提升。

  1.完善制度框架。制定、出台并修订全国第一部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相继出台建设诚信政府决定、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企业权益保护条例、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社会信用条例、惩戒严重失信行为规定、大数据发展条例等系列法规规章,营商环境法规制度建设日臻完善。

  2.夯实组织保障。成立省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全国第一家省级营商环境建设机构,构建了省、市、县(市、区)全覆盖的营商环境组织体系。2021年,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加挂省大数据管理局牌子,以数字化赋能改革与政务服务,探索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营商环境+大数据发展”双螺旋发展新路。

  3.描绘蓝图主线。出台《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辽宁省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营商便利度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目标,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开放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出具体任务,全方位勾画出营商环境建设蓝图。

  4.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2022年,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严查破坏营商环境腐败行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诉求,分工协作、组织落实有序。全年共立案62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847人,移送司法机关439人;督促政府兑现承诺2641条、清偿拖欠账款101.52亿元;推动司法机关拨付逾期执行款20.68亿元;辽宁招商项目数量、签约额度强势增长。

  5.强化督考检查。连续5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开展全省执法检查或执法调研。去年,辽宁省委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视,根据巡视发现的问题,政府系统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全省15个地区集中整改,并开展司法环境、行政执法、政府诚信、监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将整改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6.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办事、办案、反映问题不用找关系三个办实事活动。制定出台《辽宁省政法机关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导意见》《辽宁省政法机关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查处暂行办法》等文件和制度规定,并开展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省法院开展清结超审限积案等三个专项整治和依法保护涉经营主体人身财产安全等五个专项活动,去年共召开企业座谈会291场,全面了解企业需求,主动听取工作意见。省公安厅开展“涉企案件、保护品牌、护商安商”三大攻坚战。省检察院建立健全12309涉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省营商局与政法部门建立企业涉法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随着工作的推进,《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相关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省人大和省司法厅已协商我局准备《条例》的新一轮修订工作。

  二、加快“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

  省大数据管理局成立以来,工作机制、干部队伍逐步完善,业务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建立决策机制,协调成立数字辽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战略咨询机制,组建了数字辽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超过400人的专家智库。建立“1+7+N”工作机制,有效补齐专业人员不足的短板,在省营商局(大数据局)统筹协调下,组建7个工作专班,由运营商和15家专业技术公司选派技术骨干加入工作专班,充实技术力量,强力推进具体任务落实。第一时间向国办汇报了机构改革的情况,国办认为辽宁省“营商环境+大数据”的改革模式是一项创举,对深化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有机结合给出了“辽宁方案”。

  1.目前我省数字政府整体架构体系初步建立,制定《辽宁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规划》,出台《辽宁省大数据发展条例》,制定5个大数据管理制度办法和9个标准规范。同时,按照《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和我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并已挂网采购,将通过整合现有各种政务数据共享交换通道,高水平建设安全可靠的全省一体化数据资源基座,打造我省公共数据管理的总枢纽、公共数据流转的总调度、公共数据应用的总门户。

  2.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全面起步。严格按照规划和规范统筹集约推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建设全省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75个部门624个省级政务信息系统集中上云,建成“两地三中心”灾备体系。省政务外网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平台部分的数据共享平台已建成,整合打通全省数据共享交换通道63条,整合政务数据148亿条,启动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建成电子印章等8个支撑系统,截至去年底,汇聚电子证照431类、1.19亿条,全国排名提升至16位。数据安全体系实现“从零到一”的转变,数据安全“零事故”。

  3.政府服务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三个“枢纽门户”取得积极成效。

  “一网通办”PC端和手机端注册用户突破5100万,月活191.47万次,办件量2.88亿件,全国排名第8位。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将进一步扩大全程网办、一窗综办、一次办结、数字赋能等工作成果,推进企业登记、公章制作、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医保登记和银行预约开户等高频开办事项在线上一次身份验证、一表填报申请、相关信息实时共享交换、准入多环节同步办理、全省范围半日内办结。

  按照规划,省级重点推进的 “一网统管”项目已启动建设33个,5个基本建成,18个正在抓紧建设,10个正在履行招投标程序。未来将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和可视化技术,整合汇聚各类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在经济调节、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等方面提供模型预测、分析研判等综合应用,提升政府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一体化协同办公能力建设,实现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打造整体智治的数字政府机关协作模式,推动实现机关内部“决策全网监控、政令一键到底、执行实时可见、监督全程在线”,实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以及群团组织间的高效协同,提高政府整体行政效率。目前,68个党政部门已使用“一网协同”公文传输系统,并与14个市完成功能对接,开发完成“辽政通”APP,6月将全面上线运行。

  4.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体制机制标准建设,成立辽宁省政务数据共享协调小组,印发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第一批至第五批)和省直部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第一批)。累计整合各类政务数据148亿余条,为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免申即享”、“互联网+监管”、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等30余类应用场景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提供共享数据接口调用26亿余次、批量交换数据12亿余条。

  三、精准服务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1.深入推动“免申即享”改革。全面深入梳理各地区、各部门惠企政策,优化再造惠企利民政策的“享受”流程,减少申请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免除申请程序,使企业和群众无感享受到政策红利。依托“辽事通”APP和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建设了“免申即享”专区,功能不断优化,现已包括免申项目一览、公示一览、通知公告、我的免申、消息推送等。截至2023年5月,全省共计816条政策实现了“免申即享”,涉及7个省(中)直部门和14个市、42个县(区),已精准推送消息31批次,触达用户986人。兑现资金支持超过17亿元,为460万户企业减少跑动660万次以上,减少申请580万次以上。

  2.出台系列惠企政策。出台《辽宁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力度的政策措施》《辽宁省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若干措施》等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出台《辽宁省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辽宁省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理实施细则(暂行)》,推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3.加强民营经济统筹协调。制定了《辽宁省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辽宁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简报》4期。组织开展辽宁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典型示范认定工作,确定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为第七批辽宁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举办2023年辽宁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交流暨专精特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线上培训会议,围绕企业关心的数字化转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银行融资产品推荐、领军人才培训等内容进行培训撮合,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4.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开展展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分别累计认定50家和33家。推荐国家级示范平台、示范基地,2022年组织推荐沈阳宝金金属防护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进入国家示范平台公示名单,组织丹东市海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获评国家示范基地,分别累计获评21家和20家。二是开展“一起益企”服务,制定《2022年辽宁省“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多渠道、多形式送服务进企业活动。2022年,服务企业共计10.77万家次。其中,围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业设计、节能诊断、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开展创新赋能服务6130家次。组织数字化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3.75万家次。组织管理咨询机构和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诊断和咨询服务等2110家次。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开展供需对接等服务8400家次。三是按照《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研究起草《辽宁省优质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征求各市及相关部门意见。

  5.加大项目推进服务力度。汇总梳理2022年全省重点签约项目,重大项目报请省领导定期推进,加大项目推进服务力度。督促各市和沈抚示范区针对重点项目成立由市领导、项目所在地县区领导和商务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项目专班,巩固深化商务服务员制度,加强与签约项目企业对接,并将2022年重点项目录入全省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协调解决重点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资金、能源、土地、能耗、指标、用工、技术、运输、原料等各方面问题,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确保重点项目早日开工、早日投产、早日见效。

  6.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调研。赴全省各市及沈抚示范区,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项目、核验项目到资凭证、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方式,对全省实际到资项目、重点签约项目落地情况及全省招商机构设置等情况开展全方位的调研工作。进一步认识全省招商工作现状,寻找各层级招商工作中的漏点和堵点,分析查找不足,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进行精准服务,促进招商工作开展。

  7.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会同省邮储银行、省建设银行、网商银行等多家机构,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就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对接,争取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全面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切实增进企业在我省投资兴业信心。

  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1.结合省委第二轮巡视问题整改,要求各地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建立完善常态化面对面政企沟通机制,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区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常态化政企构图机制的相关制度性文件和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了政商交往行为。

  2.扎实推进“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 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积极履行专项行动协调办理组牵头单位工作职责,统筹做好各成员单位的协调对接工作。在辽事通APP开发“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政企互动交流平台,畅通干部与帮扶企业之间线上互动渠道。为省级工作专班和帮扶项目提供在线交流、在线诉求、工作日志管理和台账管理等服务功能。同步依托省12345热线平台诉求办理闭环管理机制和六级办理体系,发挥协调办理、督查督办重要作用,推动园区、企业诉求问题有效解决,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成效。

  3.完善12345+项目管家服务体系,提高精准化涉企服务水平。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省营商局不断完善项目管家服务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项目管家服务企业能力。将12345平台与各地区项目管家“1+1+N”服务模式进行充分整合,升级建设“政企直通车”服务专区。目前,“政企直通车”服务体系已拥有7万名管家,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五级,为全省320万家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一是构建“全面覆盖、以点带面”的服务体系。“政企直通车”通过匹配公共管家,将服务对象拓展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一对多”的线上管家服务、企业投诉、政策咨询等服务。二是建立闭环管理模式,完善监督机制。按照“受理、核实、转办、协调、办理、反馈、回访、评价”的“一站式”问题解决模式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实现“网格化”确责、“闭环式”管理,确保企业线上诉求有人接、有人转、有人管、有人办、有人答。三是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目前可在辽宁政务服务网的统一咨询投诉平台、辽事通APP的12345专区点击进入“政企直通车”,上线管家服务、企业投诉及政策咨询三个服务模块,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五、加大人文环境建设力度

  1.省教育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教育服务营商环境水平。一是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取得突破进展,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3个,与产业园区、领军企业共建共管兴辽产业学院50个,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7家;举办职业教育服务百家企业活动,联系企业1025家,对接项目1136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387个,培训职工11.9万人次。二是基础教育保障能力取得显著提升,学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93.0%,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学位覆盖率达到87.0%,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1097个,惠及中小学生数百万名,相关成果获评“2020全国区域教育改革十大样本”,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4.6%,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三是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日益增强,4所学校进入世界“双一流”建设行列,10所高校被评为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0个、居东北三省一区之首,其中地方高校获批12个、排全国第2位。

  2.省卫健委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卫生健康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营商环境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满意的健康服务,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3.省交通厅一是加大对50家大件运输重点企业服务力度,建立企业目录,提供“预约式”审批服务。二是开展大件运输主通道建设,加强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主通道衔接,提高通行效率。五是按交通运输部工作部署,持续开展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提质增效。三是修订运政、路政执法领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动态完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指引,不断规范和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水平。大力实施“包容免罚”,有效改善执法环境。四是围绕随意拦车扣车、以罚代管、选择性执法、以权谋私、公权私用、权钱交易等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规范和约束交通运输执法行为。五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和会商研判,充分调动铁路、港口、公路等运输方式有效运能,提升重点物资保通保畅服务能力。六是落实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职责,跟踪涉企收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收费企业严格执行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下一步工作

  省营商局将继续围绕《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细化工作举措,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夯实辽宁基础、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提高助企精准服务、完善法治体系,真正把握历史新机遇,借助数字化、法治化建设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3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