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吕凤军代表:
您在第十四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五级人大代表通过12345热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机制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12345热线平台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供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我局立即责成相关处室单位和省12345热线平台逐一认真研究,逐项对照拿出解决路径和方案。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 关于“在12345热线建立五级人大代表数据库”的建议
按照您的有关提案建议,我们将与省人大相关负责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并在征得省、市各级人大机构的同意后,研究开发建设专门的“各级人大代表提案建议”数据系统,将全省五级人大代表们作为智库专家,可随时提出民生诉求意见建议。同时,利用AI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通过人大代表身份及手机号码等关键字段,实现电话、微信、网络、APP等诉求渠道即时识别功能,推动实现全省五级人大代表问题收集和反馈专区办理,并逐步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二、关于“推动建立热线受理与国家机关和组织紧密衔接的联动机制”的建议
我省12345热线坚持改革创新,制定印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并配套出台了企业诉求办理实施细则、群众诉求办理实施细则、考核评价细则、数据安全管理细则、热线管理与服务规范,以及知识库管理工作规则,形成了独具辽宁特色的诉求办理规范化制度体系。一是在全省已构建了横连各省(中)直部门,纵贯“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个层级的网络工作体系,与省内30200个政府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点对点”系统联网机制,工作触角覆盖全省、诉求直达责任主体。二是构建起“受理、核实、转办、协调、办理、反馈、回访、评价”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不断探索实践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围绕办理质量、办理态度、办理效率等实施量化考核,建立以即时分转率、按时反馈率、办结率、满意率、有效回访率为核心的百分制考评体系,定期通报考核情况,对诉求问题全程管控、实时跟踪、事结销号。四是上线“好差评”功能,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平台不断畅通评价渠道,实现话务服务“一次一评”,诉求办理“一事一评”的全覆盖双闭环考核机制。
按照您的有关提案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完善代表反馈社情民意的办理流程和制度规范,建立工作台账,确保社情民意意见办理真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关于“推动建立各级营商局与同级人大定期对接工作机制”的建议
省营商局推动12345热线通过智能技术工具的应用,开发建设效能监察指挥调度平台,设置16个模块和400余项分析指标,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高频多发和解决率低的问题和点位,实施多维度监测和数据分析画像,通过日报、周报、月报、问题专报等载体对苗头、共性、同类、季节性等问题进行预警提醒、前瞻处置,为政府部门提供舆情分析、应急处置、区域治理等全方位信息决策参考和科学研判。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日报258期、周报47期、月报11期、问题专报57期。
按照您的有关提案建议,我们将进一步拓宽12345热线专报信息发送范围,加强与省人大相关部门的对接,强化人大代表反映的社情民意大数据的分析研判工作,建立常态化问题通报机制,针对群众反映的带有规律性、普遍性、苗头性问题,以及较为集中和突出的代表和群众建议等,开展专项研究,形成专题分析报告,为各级人大有针对性立法、做出决定决议、开展专项监督等提供精准选题和数据支撑,辅助决策。
四、关于“逐步推动实现12345热线平台与数字人大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的建议
按照您的有关提案建议,我们将进一步与省人大相关负责部门进行会商、密切协作,商讨推动12345热线平台与省“数字人大”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定期会商、联动督办等工作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保障措施,推动实现人大工作与12345热线工作的“互利共赢”,确保社情民意意见办理真落实,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热线“一根针”,穿起民生“万条线”。当前,我省12345热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相比,还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前沿理念、智慧思想,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热线机制更加完善、流程更加优化、服务更加暖心,打造长效推动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新典范、新样板。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以及对全省12345热线平台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辽宁省数据局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