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岩代表: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您提出的“关于改善我省营商环境的建议”已交由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办理,感谢您对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对我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研究透彻,对策建议十分有针对性,局领导高度重视。我局对您指出的当前营商环境中思想解放还不够,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依然突出;“放管服”改革还不到位;政策执行当中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仍存在;潜规则、低效率现象时有发生等四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您提出的扩大对标范围、成立专门智库、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的3项建议进行了全面吸纳,全部纳入今年重点工作中,现结合办理情况,向您答复如下:
一、今年以来工作推进情况
1.加强对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2019年10月1日,我省修订完成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对优化市场环境、优化政务环境、优化法治环境、优化人文环境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规定,凸显辽宁特色,针对性和操作性明显增强。2020年1月1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为营商环境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和工作遵循。为加强思想解放,持续转变思想。我们以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基础,梳理现行法规,积极宣传推广,通过普法、学法,提高全社会营商环境意识,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认识。
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学习,将宣传两个《条例》内容纳入今年全省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地区对两个《条例》内容进行专题学习,不断提高全省上下营商意识。5月15日,结合全省“5.15政务公开日”活动,我局增印《条例》,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条例》宣传解读活动;并创新性设计12期(5月15日-5月29日)“群众难题我来答”活动,针对企业群众办事中遇到的实事难事,结合《条例》等有关规定要求做出科学解答,省公安厅、司法厅等11个省(中)直部门也受邀结合工作职责参与进来。活动期间,辽宁新闻、新北方栏目等对我局有关活动进行了及时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省级主流媒体报道50余篇次;全省各地发放《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逾万本、宣传单近3万份,参与企业近万家。活动期间,共有教育、公安、民政等11个行业1191名专家到省、市8890平台做客,现场接听企业群众提问5190个,进一步浓厚了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和贯彻落实《条例》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培训宣讲、政策解读、制作短视频等方式,联合组织各地市和相关部门,深入各级政务大厅、商协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等地,对两个《条例》等政策法规开展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宣传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法制建设成果,不断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维护营商环境的自觉性。
二是全面清理相关规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理和修订不符《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政策法规。本轮清理工作是我省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依法行政,开展“法治宣传年”的主要活动之一。按照“谁制定、谁实施、谁清理、谁负责”原则,凡是与《条例》内容不符的法规、规章和文件等,特别是部门同地方之间不配套、不协同的,要应清尽清,应改尽改,应废尽废,坚决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消除“中梗阻”。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国务院对“放管服”工作的具体安排,结合辽宁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完成了省一体化平台与交通运输部海事一网通办系统对接试点工作,编制完成12项地方海事系统服务事项清单,正在与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
二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张蓝图、一套流程、一个窗口、一个系统、一套政策”,省、市两级系统上线运行,完成了与省施工图审查、工程施工许可、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等相关业务系统对接,初步实现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的目标,其中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审批体系、统一信息平台等工作进展居全国前列。
三是启动新一轮放权工作。启动向辽宁自贸区、大连金普新区和乡镇(街道)的赋权工作,梳理完成向乡镇(街道)下放行政职权的指导目录。
四是开展“零证明”城市和政务服务驿站试点。指导葫芦岛市开展创建“零证明”城市试点,初步选取107项有代表性的证明事项。分类指导沈阳市、铁岭市、朝阳市开展政务服务驿站试点,正在完善工作方案。
3.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整治问题、加强服务等方式,打破政策执行中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清除潜规则,提高服务效率。
一是整治突出问题。2019年,按照主题教育要求,我省开展了“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省、市、县三级共通报曝光745起反面典型问题,建立长效机制1700余项。今年,我们持续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进一步减少“政府拖欠、政府违约”问题存量,在去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持续用力,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同时,我们依托8890综合服务平台,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办理企业诉求,并不定期开展暗访,定期对涉及久拖不办、推诿扯皮的案件进行汇总,重点督办,直至解决。一季度,省市8890平台共计受理各类群众诉求79.3万件,办结74.3万件。
二是提升项目管家服务质量。去年以来,我省建立了项目管家制度,以省、市、县(市、区)+开发区“3+1”层级为依托,按照“一个项目、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支队伍”的要求,逐项目、逐企业建立“1名项目管家+1名企业联系人+N个行政职能部门联系人”的“1+1+N”项目管家制度,组建项目管家队伍,全程跟进,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已经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重点项目全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我们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辽宁服务企业的金字招牌。开发了“项目管家管理系统”,实现实时调度、动态监控、自动统计、网格管理。全省共有19349个企业和项目配备了“项目管家”。
三是更新省营商环境智库。从2018年起,我局开始组建营商环境智库。主要从高校、科研院所、民间智库遴选专家,2019年,聘请了智库专家13人,并召开2次大会,多次座谈会向智库专家收集意见建议。今年我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不足,启动2020年智库专家聘任工作,征选当前阶段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商环境有深入研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各相关领域专家,目前,收到省社科院、省委党校、省政府研究室、省发展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推荐,研究领域涵盖了政府治理、宏观经济、产业规划、行政体制改革、营商环境评价、自贸区(港)政策等十多个专业。下一步,我们拟在完成相关工作后,于近期对拟聘任智库专家在单位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并筹备召开营商环境智库专家聘任会议。
4.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在疫情期间,我局主动作为,积极协调,为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和支持。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开工复工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12条举措,为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快速生产、快速供应。
二是发挥项目管家的帮扶作用。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解决生产审批、防疫物资短缺、资金纾困方面的问题15398个,帮助协调口罩990万个、防护服6171套、资金支持101亿元。
三是依托一体化平台和“辽事通”APP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在一体化平台上开设“扶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专区”,涵盖50余个省直部门、138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220余项复工复产政策,国办给予充分肯定。依托“辽事通”APP开发全国通用的“防疫健康码”,累计生码数1872.6万,提供赋码服务1.48亿次。
四是发挥8890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省、市8890平台提供全天候“不打烊”服务,配合国务院督查室开展疫情防控不力、瞒报等问题线索征集工作,对涉及落实防控措施不力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省政府督办。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在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将您提出的建议融入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改善我省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对标学习。鼓励各市向大连一样,研究吸纳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对于适合辽宁,取得实践成果的政策措施等经验做法,省营商局将积极推动,组织在省内推广。同时,我局也将各市推介先进地区经验做法,供其研究学习,7月份,我局将组织开展全省营商环境系统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先进地区经验做法。
二是促进各城市间交流。我局将结合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对于工作中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城市,以召开现场会等形式组织各市集中学习,促进各市间交流学习。
三是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向我省反馈了去年营商环境试评价的有关情况,我省综合评价结果在东北三省一区中名列前茅。我们对评价结果认真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抓好评价整改,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起草了《辽宁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将在下半年开展我省营商环境评价,通过评价,不仅反映出各地区营商环境水平,也将通过横向对比,找出差距,形成“头羊效应”,为各地区明确工作表率,促进销量提升。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
2020年6月8日